斗球官方版下载 > 监督工作

上海市松江区人大-斗球官方版下载

(2024年4月24日上海市松江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主任会议通过)

 

一、基本评价

静态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群众交通出行的基本民生需求,也是助推城市高效有序运转的重要支撑。从2020年起,区人大常委会持续将静态交通相关工作纳入监督内容,通过调查研究、专题审议、重点代表建议督办等方式,跟踪监督本区的静态交通工作。

近年来,区政府及其相关工作部门在完善静态交通专项规划、加强停车设施配建、缓解局部停车矛盾、完善慢性交通系统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本区静态交通的建设和管理。但总体来讲,全区的静态交通工作进展比较有限,群众的获得感不明显,停车矛盾依然突出。主要体现在:

一是停车泊位数量仍存在较大缺口。从总量来看,根据交警部门的数据显示,在松江出行的机动车数量工作日约63万辆,双休日约58万辆,而全区现有的停车泊位约34万个(不同部门的数据有差异,现取用较大的数据),除去路面上行使的车辆,停车泊位的缺口依然比较大。从比例来看,作为满足基本停车需求的主要场所住宅小区,截止到2023年底,全区住宅小区已交付使用房屋的停车位户均配建比例为1:0.61,与本区户均1.6辆的汽车拥有量(2022年数据)相比较,供需失衡的矛盾明显。

二是增建停车设施推进缓慢。对停车资源配置的重视不够,规划引领和制度顶层设计上仍有缺陷,新建建筑的停车位配件没有采用最高或较高标准。每年新增停车泊位有限,在存量停车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的情况下,难以有效弥补缺口。对停车资源的开发和存量资源的挖掘力度不够,尤其是在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建设立体停车设施方面,还几乎没有进展。

三是停车管理水平不高。行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程度亟需加强,仍有不少数量的停车场(库)游离在备案掌控之外。停车收费价格调控机制不健全,长期占道停放、挤占小区生命通道等现象时有发生。停车管理信息化在服务公众和行业监管方面的功能尚未有效发挥,目前能提供错峰共享的泊位(1995个)仅占全区公共停车场(库)泊位总数(5.62万个)的3.55%。智慧停车场(库)建设还处于初期起步阶段,与中心城区等先行先试区域还有不小差距。

二、意见建议

静态交通工作是民生关切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环节,区政府及其相关工作部门要认真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立足城市综合交通“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和“以静制动”的实施策略,着眼当前、惠及长远,不断构建与“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相适应的、高效合理的静态交通体系。为此,会议建议:

(一)要优化供给,不断缓解停车难问题

停车难首先难在车多位少,要正视供需缺口,统筹停车与行车的关系,兼顾发展与调控,加大配置停车设施,合理满足群众的基本停车需求。要摸清停车资源底数。在调研中发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停车相关数据不能完全相互对应,且各自掌握某个部分或环节的信息,数据更新不能真正做到动态及时,这不利于全区静态交通的统筹规划、协同管理和综合监测评价。区政府及其相关工作部门要统一停车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掌握全区的停车设施和停车需求,厘清供需底账,为加强车位有效供给、实现高效治理提供数据支撑。要保障停车设施源头供应。立足松江新城目标规划,新建住宅等建筑要按照区域类别和功能划分,严格落实配建停车位指标的最高要求,并在土地出让合同中进行明确,确保不添停车“新账”。特别是新建的学校、医院、交通枢纽、文体场所等政府投资类项目,要充分考虑人流规模、出行停车需求和周边区域道路交通条件,足额配建停车泊位。要充分挖潜既有设施停车能力。结合城市更新、“两旧一村”改造、“美丽家园”建设等途径,将零散闲置的空余场地、边角空间进行改扩建,增加停车位资源。要注重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积极探索引进成熟的、社会化投资的立体停车项目,在不增加财政资金压力、不加大土地供应负担的情况下,扩大城市停车设施有效供给。

(二)要深化治理,有效解决停车乱问题

乱停车行为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还会因为堵塞消防通道而带来安全隐患。要积极融入社会基层治理。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总原则,充分发挥基层社区、行业主体、物业企业和用车群众的能动作用,建立健全高效有序的停车管理体制、畅通有效的协调治理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停车综合治理格局。要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良好的停车习惯是管出来的。区政府及其相关工作部门要严格贯彻落实法律法规要求,依法加强对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竣工验收和使用的监管,对道路停车违法行为的治理,对停车经营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对停车收费的事中事后监管,用法治手段维护保障良好的停车秩序,进一步压缩无序停车空间、提高违停成本。要完善停车收费的价格调节机制。深化“停车付费”的理念,综合考虑区域交通状况、业态分布、功能定位等因素,实施更为精细的差别化收费管理,以价格杠杆调节停车供需。特别是针对目前区内59处道路停车全部实施免费停放、导致路边停车资源被长期占用的情况,以及政府投资公共场所的停车,区政府及相关工作部门可以借鉴其他市区比较成熟的做法,委托国有企业统一管理,采取短停便利、长停价高、累进计费的定价方式,鼓励车主短停快走,同时加强停车秩序管理,促进停车资源高效使用。

(三)要强化赋能,科学改善停车慢问题

找停车场、找停车位所消耗的大量时间,不但降低了停车体验,还加剧了周边道路拥堵。在停车资源有限且相对固定的情况下,需要重点从两方面去突破解决。一方面要着力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共用,提升周转利用率。受土地资源、建设成本等方面的约束,停车设施不可能大量新增建设。通过深入分析区内现有停车资源的使用时间和空间规律,并对其进行高效盘活利用,是加强静态交通管理的重要途径。区政府及其相关工作部门要牵头部署,加快制定全区停车共享的实施计划和相关工作办法,统一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既有的各类停车资源同周边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等错时开放共享;属地政府要结合实际组织推进落实,使不同空间的停车资源随着人口流动而流转利用起来,以时间差换取使用频次的提升和供应数量的变相增加。另一方面要增强停车信息互联互通,提高供需匹配度。静态交通智慧化转型升级是提高停车效率的重要方式,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动静态交通信息,实现城市停车信息的全面感知和实时更新,既能为车主提供方便快捷的停车出行服务,也能为政府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依据。基于目前在全市有明显差距的智慧交通建设现状下,区政府及其相关工作部门要积极向上对接,全面融入市级智慧交通平台。同时,要充分考虑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完善本区的智慧交通服务管理平台,健全数据信息、打通数据壁垒,统筹管理调配现有停车资源,不断满足松江人民对高品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现实需求。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