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由
为进一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快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持续推进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协调高质量发展,聚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融新高地建设,提升松江区现代金融服务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松江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松江新城建设需要金融高质量支持,打造松江g60五龙湖产融生态圈是顺应松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案据
作为十四五期间松江区重点打造的区域性功能型金融集聚区,中山街道依托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平台,聚焦金融服务业,出台小“五型经济”政策,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催化作用;切实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目前已吸引了长三角g60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建信合翼二期(上海)股权投资基金、云泽资本等一批重量级科创基金,部分银行、证券、投资类企业也慕名而来、纷至沓来。作为松江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项目,中山街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推动工作,但在实际推动中,存在以下困难:
(一)缺乏针对g60五龙湖产融生态圈特色金融政策支持
2021年3月5日,区发改委联合区财政局印发了关于《支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金融集聚区建设的实施方案》,文件的实施对象为工商、税务注册登记在松江的符合金融产业导向的企业和机构,未有明确聚焦g60五龙湖产融生态圈内的企业,对产融生态圈金融产业的发展和集聚,收效不大。通过街道招商部门实地走访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洽谈情况来看,因政策尚未形成“特区政策”,区内存量金融企业与机构迁移意愿不强烈,增量金融企业与机构入驻吸引力不足。
(二)区内相关职能部门及企业未形成合力,缺乏体制、机制支撑
目前上海市投资类企业、金融类企业面临着注册时间长、办理程序复杂、新设立批复难等情况。区内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虽有联席审议机制,但属地在落地项目中,疲于与各部门沟通协调,优化营商环境的“松江速度”效率难以体现;同时,g60五龙湖产融生态圈区缺乏区相关职能部门及企业的长期、有效指导与支撑,容易陷入单打独斗的尴尬境地。
(三)g60五龙湖产融生态圈内自持物理空间有限,难以全面满足未来集聚区发展
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作为g60五龙湖产融生态圈的承载区,商办楼宇物业均由各开发商通过土地招拍挂竞得后自行开发持有或销售。开发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致使业态较为分散、物理空间不足,难以形成金融集聚区规模性、集聚性效应。
三、方案
(一)建议出台针对五龙湖产融生态圈方面的金融政策,以吸引高质量金融企业投资。
强化政策对“招金引金”的支撑,在鼓励金融企业集聚、产融结合发展和金融并购等方面支持金融产业发展和集聚,具体通过对金融企业实缴资本、开办费、办公用房,以及金融服务和招商等方面给予补贴和奖励。同时,根据g60五龙湖产融生态圈发展需要,研究制定在金融业态招商、地方贡献、人才引进等方面专属性鼓励政策。
(二)建议区相关投资类、金融类部门、企业尽快入驻,以形成规模效应。
坚持内外并举,优先引导区内存量金融资源向g60五龙湖产融生态圈集聚,推动区相关投资类、金融类部门、企业有序汇集,进而带动吸引各类社会投资基金,加强各类金融资源的整合,强化区级招商平台引进的金融资源优先向五龙湖产融生态圈集聚。
(三)建议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组建领导小组,推动金融类企业加快注册及入驻。
成立松江区g60五龙湖产融生态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g60五龙湖产融生态圈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定期组织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和解决生态圈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深入推进金融营商环境改革,开设金融企业工商、税务“绿色通道”,完善股权投资机构设立流程,为机构设立提供便利。
(四)希望区相关加快推进g60中心地块动迁。
中山街道国际生态商务区c13-04地块(g60中心)内有一处动迁户已存在许久,严重影响整个商务区乃至g60五龙湖产融生态圈的开发建设。按照沪府发(2011)75号文件,2018年启动该动迁户征收补偿程序,目前已经完成征收集体土地房屋补偿估价机构确认现场会的公证,征收前期程序巳基本完成,待上报区人民政府审批。希望能够得到区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助,尽快完成动迁,为今后g60五龙湖产融生态圈的建设创造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