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由
自唐置华亭县至今,岳阳街道所辖区域始终是松江城市的中心,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辖区老城改造区域的多个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被发现,并被区文旅局列为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给予很大程度的关注和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企划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一)基本情况
岳阳街道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3处,包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区级文物保护点20处(其中武康石牌坊存于松江区博物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涉及清真寺、圆应塔(西林塔)、醉白池;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涉及韩三房、钱以同宅等;区级文物保护点主要集中在景德路、西林塔、长桥南街3块老城改造地块内。除上述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少量文物保护点有相应的使用管理单位、基本保存完好外,岳阳老城改造地块涉及的俞氏宅、榆树头5号民宅、陈氏小姐宅等处文物点亟待落实保护及修缮。
(二)当前问题
1.安全隐患大。岳阳区域现存的文物保护点大多已无人居住,因年久风化侵蚀,长期缺少维护,屋面漏雨、瓦片破碎缺失、梁柱腐朽、墙体开裂等情况日趋严重,存在屋面坍塌、墙体倒塌,且影响邻近房屋安全等诸多不安全因素,尤其历年汛期强对流、台风恶劣天气期间,街道总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或转移居民或采取临时加固,很大程度陷入安全不可控状态。
2.资金落实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但事实上,老城改造区域文物保护点的业主大多签订了拆迁协议,陆续搬离旧宅。近年来,鉴于旧改地块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及文物保护点的现状,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曾多次计划将老城改造区域文物保护点人员安置后实施修缮工程,因街道属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落实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难度较大,且文物修缮不等同于一般房屋修葺,涉及点位多、资金需求量大、标准要求高,一时无力实施。
3.专业知识少。近年来,街道在老城改造地块安全、环境等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形成了多方联动联勤安全监管格局。一是制订了文物保护点定期巡查制度,要求文物保护员对文物保护点每周一次巡查。二是落实第三方旧城地块安全巡查制度,定点定人对旧改地块进行安全巡查、处置。三是利用属地居委会每日一小时巡查制度,对文物保护点做到定时检查。但从近几年推行的情况来看,文物本体因年久失修、失维及天气等不可抗力作用的叠加影响,很大程度需要专业力量来判别房屋现状及面临的安全问题,而目前所落实的安全巡查、文物保护员等也仅限于面上能看到的,对于文物内部结构、房屋整体安全等方面还是缺少一定的经验,缺乏专业的文物知识。
二、案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松江区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三、相关建议
1.岳阳辖区的文物保护点坐落在老城改造区域不同点位,文物保护不可避免地与城市建设发展产生矛盾。建议区文旅局、规资局、房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岳阳老城及控详规实际,加强行业指导、定位,统筹规划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更新的协调发展。
2.因岳阳属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且文物修缮专业性强,街道历年未曾实施文物修缮项目,缺少技术及经验,建议进一步明确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主体,并由区财政落实文物保护专项资金。
3.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一次区级文物保护点的专项调查,厘清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内容,明确不可移动文物与其当前地理坐标之间的内在关系,一部分以建筑风格为主要保护目的的不可移动文物建议迁移至异地保护,一部分在老城改造区域、保护价值发生明显变化的文物保护点,建议按文物现状进行重新评估,并妥善处置。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面临松江新城建设重大历史发展机遇,老城改造区域内的挂牌文物保护点如何破解“没人住、没法住、修不起、拆不得”的窘境,俨然如箭在弦、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