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是不仅事关儿童福祉,更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最佳实践。“十四五”开局之年,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正式写进国家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城市空间中落实儿童友好理念,2022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编制了《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2023年,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明确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切实保障儿童服务设施用地需求。松江区目前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一是适儿化改造不够充分;二是儿童出行体验有待提升;三是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儿童友好氛围不够浓厚。
为适应儿童健康成长与发展需求,推动城市儿童友好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各类空间的适儿化改造,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秉持“三个原则”:一是儿童优先,普惠公平原则。坚持从儿童视角出发,兼顾特殊儿童群体的需求,推进“1米高度”的儿童视角设计;二是坚持安全健康,自然趣味原则。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各类建设中坚持使用绿色、安全、环保的材料,将设计元素和色彩搭配充分融合到儿童友好空间中;三是坚持多元参与,凝聚合力原则。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儿童工作“一盘棋”理念,发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健全完善多领域、多部门工作协作机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合力。
在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中,进一步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温度,完善儿童友好内容:
一是推进城市、街区、社区多层级儿童友好空间体系建设。城市层面,区级相关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构建儿童友好空间体系,定期开展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评估,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开敞空间、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等体系。在新城等重点区域,可根据人口结构和发展导向,适度超前布局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儿童友好空间项目。街镇层面,围绕“15分钟生活圈”建设,重点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活动场地等,构建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层面,巩固儿童友好社区创建成果,进一步完善便利的儿童服务设施、配置特色趣味的儿童活动场地,构建安全连续的儿童出行路径,不断满足儿童日常生活和成长发展需要。
二是推进适儿化改造。适儿化改造类项目重在围绕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结合城市更新行动,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和出行环境的适儿化水平。加强教育、医疗卫生、儿童福利、图书阅览等服务设施的适儿化改造,强化儿童活动场所环境安全防护。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第三卫生间婴幼儿护理设施等母婴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加强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上,建议在全区范围内推进建设一批儿童友好型公园、口袋公园、休闲公园、城市森林及体育公园内儿童活动场地,推动适儿化空间改造,完善儿童安全娱乐设施和标识标牌系统。在改善儿童安全出行上,重点围绕校园周边,为儿童创造安全畅行的出行环境,推动打造一批示范安心通学路。
三是推进校外活动场所、儿童游憩设施建设。以加强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儿童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配置相关设施设备,提供相关专业化服务,可供儿童在课外开展劳动教育、自然教育、美感教育、科技体验、课外实践、素质拓展等活动的设施和空间。结合城市综合型儿童活动场地、街(社)区儿童活动场地附属儿童活动场地,增设室外儿童游憩设施并分龄设置;面向儿童开放的公共服务设施、校外活动场所及商业设施、交通设施等,可结合室内空间因地制宜引导设置室内儿童游憩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