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球官方版下载 > 上海市松江区六届人大七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目录 站内搜索:

上海市松江区人大-斗球官方版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强调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中国现在有1800多万教师,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教育家,但人人可以争当教育家。“人民教育家”于漪是全国基础教育领域唯一的获奖者。

  松江区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优良,近年上海推进“五大新城”建设,松江开办学校多,大量引入新教师。这些教师数量大,学历水平高,适应能力强,未来可期。但新教师在专业发展,尤其是教书育人存在明显的短板,主要有:一是学科育人理念尚未坚固树立。新教师们知道立德树人重要,但日常事务繁杂,绝大多数人无相关业务学习,学科育人理念亟需加强与巩固。二是课堂学科育人较为低效。教学本身具有教育性,但由于经验有限,方法缺失,很多新教师教学中重知识、技能教学,轻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育人效果不佳。

  基于上述实际问题,笔者建议,区域新教师队伍建设要抓住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困难点及短点,以学习于漪教育教学思想为突破口,具体建议有:

  一是推动于漪教育家精神课程建设

  于漪老师曾在“云间教育讲坛”主讲,她也曾多次来松江,指导学校办学、教师发展等,因此,松江很多学校都积累了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比如2024年8月,在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召开的2024年“践行教育家精神 做于漪式好老师”系列活动中,云间东校杜浩老师的案例《学于漪 从一间书房开始》获优秀案例,曹伟珍校长被聘为于漪教育教学思想“青春会讲”宣讲员等等。因此区域可以汇总相关资源,研制开发区级教师教育课程。

  二是建设“于漪书房”,提供日常学习平台

  松江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建设“于漪书房”是学习、践行于漪育人思想的捷径、大道。图书、视频等是书房的灵魂,于老师教书育人的同时勤于笔耕,至今已经发表过500多篇文章、37部专著,还有100多部合著及主编的作品。建议“于漪书房”考虑配备如下资源:一是《于漪全集》,厚重如富矿,通览了解于漪老师。二是于漪老师跨年代出版的著作,如《语文教学谈艺录》。三是研究于老师的文章与著作。比如商务印书馆的《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于漪教育思想研究论文集》等。四是于漪老师教育教学音像作品。比如上海市市教委、市师资培训中心拍摄的教师培训课程《育德:滴灌生命之魂》等,由名师宣讲于老师教育思想及智慧,广受老师欢迎。

  三是组织学习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系列活动

  借助“于漪书房”建设,由区教育局等组织系列活动,鼓励区域、学校组建于漪教育思想学习小组、于漪学科育人思想实践团队等,定期组织征文、朗诵会、教学评比、论文评审等,相关成果汇编成册,既可以辐射全区、全市,又能充实区域于漪教师教育课程,形成区域学习教育家精神工作特色。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