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地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市电网建设若干规定》中明确,市、区政府和相关管委会应当把电网纳入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优先落实建设条件,确保电网建设稳步推进。
当前松江区正处于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谋划好电网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对于松江加快建成“最现代、最生态、最便利、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加快推进松江区电网高质量发展也是守牢城市运行安全底线的必然要求。区委书记2024年先后3次在公司专报上作出批示,要求加快推进电网建设,并委托区长于2024年11月4日召开松江区电力专题会议,提出了“三个明确”和“四点要求”;区长2024年先后3次在公司专报上作出批示,并将电力提容升级事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受区委书记委托,亲自挂帅建立电力建设专题推进例会机制,全力支持松江电网发展建设工作。
“十四五”期间,在松江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上海市电力公司不断加强对松江地区电网新建、扩建和升级改造的投资力度,全力支撑松江区域经济发展。从负荷趋势来看,2024年松江电网最高负荷达300.78万千瓦,创历史新高,总负荷在上海郊区供电公司中排名第2仅次于嘉定323万千瓦,比第三位奉贤要高出近70万千瓦。相比“十三五”期间最高负荷225.85万千瓦已增长33.2%。从投资规模来看,2021年至2024年,上海市电力公司对松江电网投资43亿元,投资总额在上海11家供电公司中排名第5,在郊区供电公司中排名第1(同时在“五个新城”排名第一),较“十三五”增长42%,其中2024年落实基建投资10.68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21年增长了67.4%。
二、存在问题
为应对松江电网负荷的快速增长,松江供电公司在“十四五”期间已完成2座220千伏变电站(辰塔、姚北)第三台主变扩建,完成1座220千伏变电站(松江)改造,新增变电容量60万千伏安;建成110千伏变电站9座,新增变电容量24万千伏安,在建110千伏变电站4座,但仍有8座110千伏变电站(广轩、施惠、民浩、梅园埭、光星、凤栖湖、官绍、盐仓)未能按原规划时序开工建设,导致电网容量增速与负荷增速无法匹配,部分地区电网(新桥、中山街道、岳阳街道等)出现无可开放容量的情况,制约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此外预计2025年松江电网最高负荷较2024年还将增加30万千瓦,25年需至少投运4座110千伏变电才能补充新增的供电容量缺口。
一是电网供电能力严重不足。目前松江电网220千伏容载比1.69(全市平均2.01,排名倒数第2),110(35)千伏容载比1.98(全市平均2.26,排名倒数第1)。全区7年内未新建220千伏变电站,工业区累计18年未新建110千伏变电站,老城区范围内累计13年未新建110千伏变电站,造成部分区域供电能力及可靠性逐年下降。
二是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进度缓慢。目前松江区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周期极长,220千伏变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平均需5—6年,110千伏变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平均需3—4年。松江电网“十四五”期间投运的9座110千伏变电站,从编制选址意见书到核准批复平均耗时1.2年,从核准到取得施工许可证平均耗时2.6年,全流程平均耗时3.7年,分别为青浦2.2倍、嘉定的1.8倍、奉贤的1.9倍,造成部分规划变电站无法按期投运并发挥作用。
三是各电压等级电网标准化接线尚未建成。受变电站布点不足影响,当前松江高压配网全标准化接线尚未建设完成,110千伏变电站链式结构比例、35千伏变电站双侧电源比例还未达到100%。受变电站电源仓位不足影响,10千伏开关站双侧电源接线比例还有待提升,10千伏负荷转移能力偏弱,还有216个居民住宅小区开关站属于非双侧电源供电模式,上级电网故障时易造成居民住宅小区出现停电事故,极易产生舆情风险。
三、建议
松江供电公司计划在2025年—2030年期间,采用220千伏全面启动、110千伏适度超前、各级网架同步优化的策略大力推进松江电网建设。按照加紧落实现状热点对策变电站、优先布点预期热点区域变电站、适度布局高潜力区域变电站土建的顺序,规划新建220千伏变电站2座,实现220千伏电网三个分区互联互供互备;规划110千伏变电站25座,新增变电容量210万千伏安,将全区供电能力从全面紧缺扭转为适度充裕。目前松江供电公司已启动11项输变电项目前期工作,计划2025—2028年平均每年投产5项110千伏输变电项目,需政府支持在2026年年底前完成6座变电站用地的土地收储。同期陆续打造16组双侧电源链式接线,110千伏变电站链式结构比例达到100%,35千伏变电站双侧电源比例达到100%,110(35)千伏重要用户供电线路标准化率100%。最终实现在“五个新城”中全面领先的“220千伏结构坚强、110千伏安全充沛、10千伏灵活智能”的电网建设目标。
一是建章立制,落实电力建设长效沟通机制。一是推动松江区电力建设联席会议机制落地。建议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府办、区重大办牵头将松江区220、110千伏变电站建设项目纳入区重大工程清单,统筹指导松江区电网规划、建设等工作,部署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按季度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审议重大实施方案,研究决策重大事项,解决重难点问题。二是成立松江区电网规划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建议区府办、区重大办牵头按月度组织召开工作会议,贯彻落实电力建设联席会议各项工作部署,召集各相关部门协调沟通电网项目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明确意见后上报电力建设联席会议审议决策。同时监督检查各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提出评价意见。
二是政企协同,加快变电站前期工作进度。一是缩短输变电工程前期手续征询、审批时长。建议区规资局、区建管委牵头加大各委办局、街镇协同工作力度,按照“能并则并、随到随批”原则,对常规变电站前期手续流程进行优化提速。重点针对规划选线、项目核准、土地手续,在满足技术、安全要求的前提下,给予政策上的“绿色通道”和一定程度的资源倾斜。二是推行“提前收储”模式落实变电站建设用地。建议由区规资局牵头明确变电站建设用地“提前收储”工作机制,由街镇启动储备申请,区规资局土储中心完成土地性质调整,区发改委负责立项审核、批复,至少提前变电站计划开工时间点1年完成土地收储工作,做到核准即交地。
三是正本清源,充分发挥电网规划引领作用。一是加强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衔接融合。建议区规资局牵头在“十五五”松江城市发展规划中纳入城市电网规划内容,松江供电公司将立足韧性城市建设目标,对标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供电标准,研究变电站布点、建设的最优时序,满足松江区未来10年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确保松江电力整体规划布局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二是严格落实变电站站址、通道规划。建议维护变电站站址控规的严肃性,加强规划变电站站址的保护。由区建管委牵头对于因市政道路建设等客观因素导致变电站站址调整的,按照“谁主张、谁负责”原则同步完成站址调整批复。针对变电站站址新增、调整要充分考虑变电站进出线通道的可实施性,必要时将变电站进出线通道同步纳入控规。加强松江区规划管线保护,加大对未批先建、违规占用其他管线管位的处罚力度,对于被占用的管线通道,责令涉事单位恢复通道资源,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