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站联结沪苏湖高铁、沪昆高铁及沪昆铁路等多条重要干线,实现了对长三角80%以上城市的快速通达。松江枢纽是仅次于上海虹桥、上海东站的上海第三大枢纽车站,也是长三角地区的关键交通枢纽。随着枢纽启用,到站、换乘及途经的旅客将不断增加。
一、背景与问题
2024年12月29日,松江枢纽启用第三天,从杭州站发车前往上海西站的y702次列车1号车厢内有一名旅客突发疾病情况紧急,将临时停靠上海松江站。松江站客运车间接到临时通知,数位客运员和120急救人员于站台等侯。列车停稳后启用绿色通道,旅客被120救护车紧急送往松江区中心医院。该旅客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已安全出院。通过该事件,反映出医疗服务是保障松江枢纽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组成。
虽然枢纽启用前后,作为应急保障,120急救多次参与相关演练并予以调整车辆和人员部署,但是转运后对接以及与医疗单位的快速联动并未形成相关预案和机制。尤其是客流大幅增加以后,各种健康意外事件将相应增加,公共安全及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也随之提高。站内目前虽有120急救人员值守,但无法提供现场医疗服务及处置。保障能力仍显不足,尤其难以应对较大人流及重大突发事件。参考上海目前已有大型枢纽的经验,相关保障服务体系应由站内医疗点通过急救120队伍和附近大型综合医院对接共同组成。比如虹桥枢纽由机场高铁站对接同仁医院;浦东机场对接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铁路上海站对接第十人民医院,形成各自的医疗急救保障体系。
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作为目前距离松江枢纽直线距离最近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也是上海市首批区域医疗中心,其有责任也有能力在松江枢纽的医疗保障服务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
二、对策与建议
一是由松江医院牵头,组建成立由其医联体单位和120急救中心组成的松江枢纽医疗服务救治站。为旅客提供现场简易医学服务,为患病旅客提供医学建议和现场处置,联系安排绿色通道等便捷服务。出现公共卫生事件或突发事件时予以及时现场处置和协调。
二是建立高效便捷的医疗救治预案。根据枢纽现场实际情况,针对旅客不同突发健康事件,比如心脏骤停、脑卒中、窒息、意外伤害等,完善制定不同处置预案、流程和机制。尤其对于临产妇等特殊情况,更加需要重视处置流程的高效和安全。
三是建立部门联动的突发公共卫生安全应急处置预案。针对枢纽及周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制定完善现场处置、专业人员设施调集、病伤员转运安置的协同机制和预案。高效运用120、区域医疗中心、公共卫生中心的 人力和资源,保障枢纽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