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球官方版下载 > 上海市松江区六届人大七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目录 站内搜索:

上海市松江区人大-斗球官方版下载

分布在岳阳老城各居民区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虽无全国、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那么令市民耳熟能详,却恰似散落于民间的“珠宝”,它是历经沧桑留下的文明瑰宝,承载着这片土地的深刻记忆,维系着当地几代人的情感。是市民留住乡愁的精神文脉,也是松江母城千年古岳阳的文化基因,更是江南文化和中华浩瀚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然而,令全体松江儿女深感自豪的岳阳各文物保护点,尤其是地处老城改造地块的文物保护点,如今却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成为市民无奈、社区无助、街道无力的“三无”点位。

  一、基本情况

  岳阳区域文物保护点共计20个,其中位于老城改造地块的文物保护点有10处,分别分布在西林塔(3处)、醉白池(3处)、景德路(4处)三个居民区。其中,祠堂1处、寺门1处、宅8处。建于明清年代3处、清代4处、民国3处。具体名单如下:西塔弄祠堂、塔湾陈氏宅、陈氏小姐宅、王槐亭宅、榆树头5号民宅、超果寺西山门、俞氏宅、耿氏宅、李氏宅、叶氏宅。上述10处点位原住民基本均已拆迁搬离,近年来经临时抢修加固的有3处,另有部分或屋面破损渗漏、或部分坍塌、或大树袭扰地坪开裂,文物身处危境、令人痛心。

  二、存在困难

  (一)管理难。目前,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是属地政府,文物安全责任单位是属地居委会,直接责任人是居民区书记。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鉴于资金、人员、专业知识等的缺乏和不可抗力等因素,存在较大难题,管理仅停留在文保员、居委干部、物业保安日常巡查的浅层次。文物保护点一旦被毁,基层社区压力重重。

  (二)修缮难。上述情况已介绍,岳阳老城改造地块很多文物保护点的建筑因经年累月风雨洗礼,无人居住养护,破败不堪。虽然今年侥幸逃过“贝碧嘉”台风等极端天气,但是否还能幸运地扛过下一个台风?难说!文物安全无法保障,确实到了刻不容缓亟需修缮的地步。但苦于文物专业修缮成本高昂,街道根本无力承担,只能望“文”兴叹。

  (三)利用难。就存量文物保护点总数而言,岳阳在全区排名第三,仅次于永丰街道和泗泾镇。上述两个街镇文物保护点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可以成片开发,集中保护利用,目前也已初见成效。但岳阳的文物保护点过于分散,又无法拆落架集中保护,如何开发利用尚无方向和定位。

  三、可行性建议

  (一)抢救为先。文物安全是底线,在无法拆落架、实现异地迁移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尽快实施抢救性修缮加固;对袭扰文物本体建筑结构的大树,建议实施移栽,无法移栽的请绿化专业人员定期修剪。鉴于财政压力,建议区相关职能部门对岳阳老城改造地块文物保护点开展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根据风险等级由高到低,分批分期先后落实(如:每年修缮2—3处,制定三年修缮计划)。请区财政予以大力支持。

  (二)管理为要。对文物保护点的安全管理,除了继续做好现有人员的随机巡查外,建议强化远程监控手段,可以安装高清监控设施,并纳入城运中心“一网统管”系统或公安“雪亮工程”平台,实现防火、防盗、防灾的实时在线监测模式。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第一时间派人到场实施应急处置,大大提高对文物的监管能力。

  (三)利用为王。文物的生命力在于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是所有文保人员和文物爱好者共同的愿望。文物的利用原则应是因地制宜。如:景德路辖区的文物保护点因相对集中,可紧紧围绕已开发利用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钱以同宅(现为素园古琴研究会)为核心,借助社会力量,拓展文化艺术研习传承。西林塔辖区的文物保护点地处塔湾等零星公房区域,该区域现有居民千余户,老年人居多,公建配套设施较弱,改造后可经居民自治,用于社区睦邻点建设,开展各类睦邻友好活动,打造五分钟社区生活圈;鉴于西林塔辖区历史文化悠久,也可展陈辖区老街巷和老底子的故事,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随着城市更新的脚步加快,一些老建筑已远离我们视线,永远留在历史的卷轴中。岳阳老城的文物保护点是松江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乡愁。文物是历史的代言人,沉默的文物却悄然诉说着,曾几何时发生在此地的那一幕幕普通百姓喜怒哀乐的生活场景。为彰往察来,让我们真正重视文物保护,保护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让它们滋养一代代的后来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