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球官方版下载 > 上海市松江区六届人大七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目录 站内搜索:

上海市松江区人大-斗球官方版下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便捷出行的更高需求,汽车日益成为中国城市家庭出行的首要交通工具,一个家庭1辆乃至2—3辆汽车日益成为“标配”。城市汽车保有量大幅上涨而泊位数远远不足,“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

  为缓解这一问题,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实施公共道路停车收费。从上海市来看,目前除松江区、奉贤区外,其他14个区均已实行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管理。

  当前,城市公共路面免费停车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公共停车资源严重浪费。公共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本是为给市民生活提供便利,然而,公共道路泊位因未实行收费管理,导致各种停车乱象层出不穷。有的车辆“只停不走”,致使道路泊位利用率极低,真正有临时短停需求的车主“一位难寻”;有的本应在小区配建停车场或公共停车场停放的车辆转向道路泊位,造成配建公共停车场资源的浪费;种种乱象形成了“车位被长期占用—车位不足—车辆无效行驶—交通拥堵—加剧行车难、停车难”的恶性循环。

  以方松街道为例,街道现有4处机动车道路停车场,均为免费停车场。根据现场排摸情况,车位共计约480个,分别为北翠路北侧(人民北路—滨湖路,车位约126个)、南青路北侧(人民北路—通欣路,车位约40个)、南青路南侧(人民北路—滨湖路,车位约170个)、文涵路东侧(思贤路—文翔路,车位约150个)。根据一周时间的现场蹲点,北翠路北侧、南青路南侧、文涵路东侧三条公共路面停车位有近50%的车辆一周内无人开走。大量公共停车位被“僵尸车”长期占用,导致附近珠江新城、湖畔天地等小区居民和需要办事、就餐、购物的市民无法停车,造成不便的同时,一定程度也破坏了营商环境。

  二是部分市民对公共路面停车收费尚有疑虑。部分市民认为道路公共资源本来就是全民所有,车主已经通过缴纳车船使用费和税费来为使用道路权付费,因此在路边公共区域停车再被收费是重复收费,不应该对道路停车再进行二次收费。部分市民担心,收费实行不当可能导致新的问题,比如收费不合理,费用过高;可能存在利益勾连,收费不公开;收费主体不适格(为个人或私人企业);无停车线、无收费牌、收费员杂乱无上岗证;收费票据不规范等。

  三是工作推进相对滞后。公共路面停车收费涉及到交通、道路运输局、交警、发改委、财政等部门以及属地街镇政府。2022年8月24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上海市道路停车场管理规定》,为规范和加强本市道路停车场管理工作作了明确;2024年7月25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上海市规划资源局、上海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上海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运营管理规定》,为规范本市公共停车设施开放使用和经营服务作了明确规定。

  目前松江区尚未有正式的实施细则和的工作方案,公共路面停车收费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等尚未形成工作共识和合力。

  我们认为,城市道路交通关乎城市道路交通,关乎城市可持续发展、交通效率、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城市形象等多个方面。合理的交通管理规划能够提高城市整体管理水平,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地依法制定、实行公共路面停车收费管理政策,是用价格杠杆提高泊位周转率的有效措施,能够引导车辆短停快走,避免“僵尸车”“霸王车”长期占用公共资源,让有限的路内泊位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是缓解城市停车难的必由之路。从全国各地实践来看,具有充足的可行性,也受到市民的认可。

  综合《上海市道路停车场管理规定》《上海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运营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和其他区成熟做法,建议:

  一是明确职责分工。区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道路停车场的运行服务和收费管理工作,按照道路停车场设置方案,划设道路停车标志标线,安装配套设施设备,确定道路停车场管理者;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编制确定道路停车场设置方案,依法查处道路违法停车行为,协同加强对设置道路停车位以及机动车驾驶员在道路停车场停车行为的管理;区价格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道路停车场收费项目、标准、票据的管理工作;区社会信用管理部门负责指导推动道路停车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二是明确设置条件。公共道路停车场应当实行总量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优先保障步行、非机动车、公共交通,保障机动车通行。对于停车位与停车需求矛盾突出的住宅小区;停车需求集中但现有停车资源无法满足的中小学、幼儿园和医院;夜间停车需求集中但现有停车资源无法满足的商业街区;停车资源严重不足区域的人行道范围内,且不影响行人正常行走;重点商业街区、办公场所等周边道路等情况,建议优先研究设置限定允许停放时段的时段性道路停车场。根据区域道路交通状况和停车设施供需情况,在重点商业街区、办公场所等周边道路,可以设置限定白天单次停放时长的限时长道路停车场。

  三是推行智慧停车。智慧道路停车场可以自动、精准记录和追溯车辆进出场时间以及连续停放时间信息,大幅度提升停车收费的透明度、准确度和精细度,是国内大、中型城市当前普遍推进的道路停车主流管理方式。建议结合落实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总体部署,积极建设智慧道路停车场,安装使用符合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和本市智慧停车技术要求的电子收费系统和智能感知设备,开通停车信息引导、自动计费支付、便捷获取电子票据等公共服务功能,鼓励推行无人值守、电子缴费的智能收费管理模式。

  四是积极推进试点。根据《上海市道路停车场管理规定》第十二条:“区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原则,按照国家和本市政府采购管理相关规定,委托符合要求的单位作为道路停车场管理者,具体开展道路停车场运行管理和收费服务”“为提高道路停车场服务质量,实施相对统一管理,各区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委托的道路停车场管理者以两至三家为宜”。结合松江区道路停车管理现状,建议在停车收费管理需求迫切、条件成熟的地区(比如方松街道)按规定要求,先行试点道路智慧停车管理,为后续全区面上推开积累经验。

  五是完善过渡措施。鉴于目前公共路面“僵尸车”现象严重,在未推行收费管理之前,为盘活停车资源,提升停车位利用率,缓解周边小区居民迫切的停车需求,建议因地制宜实行临时过渡措施。包括:限时停车(比如小区周边的道路实行早上9点至下午4点禁止停车,下午4点至上午9点开放停车)或新规划停车位(比如在路宽足够的南青路滨湖路东至江学路段规划斜停车位、新增道路两边停车位,从而增加车位总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