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据不完全统计,松江受教育阶段的心智障碍青少年约有1000余人,心智障碍青少年自16岁接受特殊教育毕业之后即步入了一个“社会空窗期”,面临走向社会,寻求就业机会,但通常很难获得符合自身条件的合适岗位。调研发现,他们虽可进入一些企业获得一些工作岗位,但很难与企业的员工相融,很难适应企业的环境,久而久之又会回归到家庭与社会隔绝,以往家庭和学校对他们的特殊教育成果也会付之东流。目前针对残疾人的“阳光心园”、“阳光之家”等机构,虽对他们具有普遍接纳性,但相对而言,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空间,少与社会接触,岗位和技能的提升度也相对有限。所以建立心智障碍青少年高质量培训与就业模式既是一种积极的探索也是体现政府关爱这类青少年,为他们融入社会自主创业建立家庭创造机制的有益举措。在专题调研,走访座谈,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现提出建立松江区心智障碍青少年高质量培训与就业模式的议案。
案据:
2020年7月8日位于松江区西林北路的“松江区蜗牛宝贝成长营”试运营,这是一个针对心智障碍青少年提供社会实践、技能培训和就业实训的公共空间,一个面向公众开放,“咖啡吧式”公益休闲公共空间,是一群公益人士发起设立的民非机构。该成长营的定位是打造推动心智障碍青少年就业创业的孵化基地,致力于从提升其相应岗位技能康复治疗效果,就业价值认可度,以及社会融入度和获得感等方面,为目前六名心智障碍青少年日后真正融入社会就业奠定基础。试运营至今已展现出良好的效果。
“松江区蜗牛宝贝成长营”的创新在于:其一,在岗位功能上,为心智障碍青少年量身设计,比如进行烘烤、咖啡、花艺及各类手工制作等多种项目的开发和培训,由专门的技能带教老师全程辅导;相应课程开发和技能培养,更加关注参与其中的青少年的个体能动性、兴趣和个人优势;其二,这个空间通过沉浸式情景教学方式进行,具有较高的社会融合度,面向公众开放运营,对教学内部注重心智障碍青少年团队协作,强调群体认知,具有明确的社会边界感,更好地保护了实践者的成长;对外,他们真正而向社会提供技能服务,在提升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好的社会影响力,为心智障碍者价值体现,不断带来正向社会认识。2020年12月25日,这群特殊的孩子参加了第27届松江区“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项目路演,2020年1月4日参加方松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等单位主办的“爱心接力站”工作,开展为期28天的爱心接力志愿活动,每天由一个商圈为环卫工人“城市跑男”等一线户外工作者送上一杯杯他们亲自制作的暖心咖啡。
这样的实践,为公益性休闲公共空间有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调研认为作为一项创新式社会服务的探索,从上海来看,这是一项全新的创新实践,从推动心智障碍青少年高质量参与培训与就业来说,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示范性意义,但这六名心智障碍青少年在成长营的实习期仅为一年,一年后他们即将分离进入社会寻找就业岗位,仅靠这一年的实习训练他们是否能单独融入社会高质量就业,是设立成长营的公益人士的一个极大困惑,如果能给这六名孩子一个类似于成长营的公益性休闲公共空间配上一名带教老师,让他们自主联合创业或许是心智障碍青少年能高质量就业的一种新型模式,如果能够成功就会形成 “松江区蜗牛宝贝成长营”得到不断复制可持续培训松江区心智障碍青少年,一年后这些青少年能整体输入到新的公益性休闲公共空间进行自主创业,形成良性循环。未来或可形成心智障碍青少年就业的“松江模式”,力争打造成为“松江公益名片”,并予以复制和推广。
由于这样的探索尚属空白,经过半年多“松江区蜗牛宝贝成长营”的运营实践来看,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和瓶项。
一是应鼓励和协助心智障碍青少年打造真正的休闲公共空间,实现高质量培训与就业创业,打通“最后一公里”。但目前缺乏培训与就业空间的资源。
二是应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推动模式创新和渠道建设,但目前设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三是应鼓励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培训发展,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但目前没有针对心智障碍青少年的这类教学政策。
方案:
建议政府及教育局、人社局、残联、民政等多部门联合,从创新推动政策制定、创新服务模式角度研究制定松江区心智障碍青少年培训与就业的相关技能培训的带教补贴政策。
建议政府能将社区、青年组织、妇女组织等公益性休闲公共空间资源予以共享,围绕特色公共空间服务点定位,进行定向打造,免费为心智障碍青少年营造培训、创业就业空间,提升空间利用附加值,特别是闲置的公益性公共空间的利用率。
建议政府能从公建民营的创建思路,通过调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有资质、有能力、有专业性的第三方社会组织承接公益性休闲空间,共同推动模式创新探索,使松江区产生更多心智障碍青少年培训和就业的公益性公共空间。
依托松江大学城等高校资源,联合区团委共同为心智障碍青少年高质量培训和就业模式搭建公益平台。